持续改善城乡环境不断的提高生活质量

发布时间:2024-09-20 12:51:40   来源:  最新资讯

  6月4日上午,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望江七路南侧,5台挖掘机聚在一起挥臂旋转,硕大的铲斗将地下深灰色泥土挖出,再堆放到河道两岸……

  “望江七路南侧水系长3.14千米。为保证这条新开挖的人工河道汛期前完成,我们加大机械开挖力度,曾有过15台挖掘机连续奋战20多天的震撼场面。”在现场指挥施工的中冶华天郑蒲港新区项目总负责人范万良介绍。

  贯通水系脉络,守护碧水长流;厚植生态底色,打造临水美景;实现绿色崛起,造福家乡百姓,是郑蒲港新区实施城乡环境改善项目的初衷。据悉,郑蒲港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EPC+O项目包括15条已建河道整治及水系连通,总长度18.4千米;新整治13条河道,总长度17.1千米,加上1个长度0.6千米、面积5.6公顷的湖体及河/湖汇水范围内排水管网提质增效。

  该项目总体工程量较大,工程类别多,保质保量殊为不易。但华天人迎难而上,坚持高标准,一方面多措并举保证水质达到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守住环保底线,绝不产生环保风险。

  说到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亮点,就不能不提占地3.4万平方米的镇淮公园。这是新区建设的第一个市民公园,其周边环绕着包括七八个镇淮安置小区在内的十多个小区,承载着提升新区基础设施水平的美好期盼和弥补周边居民缺少休闲功能区的迫切需要。

  为建设好该公园,项目部立足“质景同提”建设思路,不仅把它建得景色宜人、方便居民,还将公园水系作为一个“大海绵”,将传统市政雨水口生态化改造为前置库,片区径流经前置库初步净化后进入公园水系,通过水系实现调蓄和水生态系统再净化;同时,公园本身是一个“小海绵”,公园铺装和建筑屋顶等雨水散排,经植草沟/线性沟汇集进入分散的雨水花园和复合生物滞留设施等海绵设施,再溢流进入公园水体;最后还设置了雨水回用泵站,将经海绵系统净化的雨水用于公园绿化浇灌和道路广场冲洗等,以节约水资源。据了解,超前的建设理念运用,为新区申请到了上级近千万水弹性城市建设财政资金支持。

  4日上午,55岁的陶开珍正带着两个孙子在镇淮公园内一个亭子里玩耍,谈起到这里的变化,她很感慨:“以前这里是菜地、坟地、城中村、垃圾场混在一起,又乱又脏,现在建了公园,花草树木小桥流水的,太好了。”

  截至目前,项目部已完成4条水系、1个城市公园、2个口袋公园、1个保水闸、市政道路及小区雨污水管网的改造施工,望江七路南侧水系正在施工,整个项目累计约完成投资7000万元,占工程总量的15%。

  在扮靓城市的同时,郑蒲港新区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EPCO项目,主要是对新区姥桥镇、白桥镇下辖的14个行政村的自然村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因为是中冶华天pan承接的第一个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公司很重视,派出了最强的设计和施工管理团队。

  在周贵仕自然村一口水塘边,一个污水处理池的砌筑正在收尾。设计总师陈家凯介绍:“为把周贵仕村每家每户的污水通过管网集中收集到污水处理站,我们铺设了管道2400多米,预计本月底工程结束,再调试两三周,八九月份投运。”

  姥长行政村孤舟杨自然村东村拥有106户348人,这里新建了占地128平方米的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前,村民家的用水到处乱倒乱淌,七杂八杂的气味到处飘,特别是酸臭味比较重,很影响环境。现在建了污水处理站,臭水脏水再也看不见闻不到了。”村民道。

  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所建的污水处理站,可谓迷你版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过调节池提升后进入地埋式净化槽,再经由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后消毒排出,保证水质;剩余污泥暂存污泥池,定期外运。据悉,污水集中处理站使用的农村里的生活污水信息化监管平台,是中冶华天自主研发、制造的,既能实时查看进出水流量等数据和设备运行情况,也能线下一键操作,还支持联网远程操作,犹如“智慧大脑”,让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走向智慧化。

  据该项目经理周武飞透露,项目团队克服了工程点过于分散、施工范围非常有限且沟通成本极高等困难,总结出“当天开挖,当天埋管,当天回填,及时清扫,不留隐患”这一套实用有效的工作方法,使污水整治工程开工一年多来进展很快,新区7个行政村的44个自然村已完工,4个行政村的37个自然村正在施工,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32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60%。剩余3个行政村计划2025年实施。届时,110个左右的自然村都将拥有污水处理站,告别污水随处流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