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口,着力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提升,农民群众
一是着力推进“十百千”工程建设。推进十个以上片区整治更新。以乡村片区为单元、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重点打造11个乡村整治更新片区,总面积167.32平方公里,涉及14个镇(街道)、52个行政村(社区)。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试点片区集聚,建立了一套组织推进机制,形成了一批规划编制成果,制定了一组促进支持政策。打造一百个以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围绕“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将一批规划发展村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保留村庄原有肌理,以“绣花”功夫推进村庄微改造、精提升。发挥已建美丽乡村示范效应,引领带动周边村组团式连片提升。积极争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优化升级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前,90个村获评全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一千个以上村庄人居环境整改治理重点村。聚焦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厕所粪污、村庄垃圾整治和违章搭建清理,打造了一批基础设施健全、环境整洁、村容村貌良好、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目前,已完成对首批245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的建设,累计完成投资额1.17亿元,下达补助资金2500万元,第二批421个已经完成重点建设任务。
二是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速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累计完成508个行政村污水治理,治理率达到81.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85%以上。加强生态河道建设和小微水体治理,建设172公里农村生态河道,生态河道覆盖率达到62%,整治问题小微水体241个。抓好农村老旧公厕的改造提升,今年已新改扩建农村公厕88座,行政村三类以上标准农村公厕实现全覆盖。实施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今年实施272个项目,总投入1.66亿元,争取省级资金2673万元,其中村道建设158个,建设里程达到119.65公里。深入开展公共空间治理,结合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农村陈年生活垃圾等各类垃圾108万立方米,清理村内河塘沟渠、排水沟18133处,清理残垣断壁、年久失管破败房屋和废旧猪圈茅厕等2339处,清除违章搭建7614处。
三是着力构建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市级财政持续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资金重点投入。对达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的行政村、镇(街道),市财政分别给予200万元、500万元配套奖励;对达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达标村庄建设标准的自然村,每村给予20万元的奖励;对评选确定的红榜村,每次给予10万元以上奖励;对新改扩建并达到市级示范建设标准的农村公厕,每座给予5万元奖励。各板块都大幅增加长效管理资金奖补,溧阳市长效管理奖补资金由500万增加到1200万元,金坛区由400万增加到1200万元,武进区区、镇两级奖补1800万,新北区建立长期稳定补助模式,其2019年出台文件明确区级财政按户籍人口每户150元标准进行补助,2023年提高到200元每户,镇级财政按不低于区级标准配套,区、镇两级奖补超过3200万。
四是着力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市、辖市区都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工作列为乡村振兴重要考核内容,结合我市实际,完善形成全市农村人居环境与文明城市融合考核细则,采取直入村组暗访抽查与现场督查相结合方式,每季度对全市行政村开展全覆盖检查,今年累计暗访测评3042个自然村,印发3个季度情况简报,评选出48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效明显、长效管护到位的优秀村予以奖补激励。各地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和村规民约等制度,选优配强保洁队伍,长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着力引导群众参与和监督,共建美丽家园,推广积分制应用,目前应用覆盖率达49.2%,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倡导村民积极投入环境卫生整治,自觉养成“打扫屋子,收拾院子,整顿村子”和注重个人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依托“常智慧”数智平台,推出“随手拍”功能,在“我的常州”app和“常州人居环境随手拍”微信公众号同步上线,目前,已收到群众反馈各类问题1600多条,反馈问题在规定时限及时完成整改。
下一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有关“三农”决策部署,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打造具有风貌之美、富庶之美、时代之美、人文之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提升治理水平。坚持从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入手,从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抓起,切实解决好污水治理、垃圾清理等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打好“攻坚战”。持续开展占用村庄公共空间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无序种养等行为整治,完成违章搭建清除。2025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覆盖率达100%,新改扩建农村公厕80座以上,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消除,累计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5万户。二是建设美丽乡村。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建设,着力推进11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片区建设、打造100个以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1000个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重点村庄。学习浙江片区化、组团式打造美丽乡村做法,推进村庄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和提升,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三是突出农民主体。切实改变政府、村“两委”大包大揽的状况,把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帮助他们强化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从规划的编制实施,到房前屋后清洁维护都积极参与进来。建立党委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四是加强长效监管。强化问题整改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长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助推健全问题线索发现、交办、整改、反馈全流程监督管理机制。强化融合考核成果运用,继续开展人居环境长效管理优秀村评选。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做到建设管理有制度、整治实施有标准、日常运行有队伍、建设管护有经费、工作落实有督查,常态化开展以“四清一治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持续、稳步提升,加快农村河道、道路、绿化、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体制机制全面建立。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电子邮箱:br/>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市行政中心)3号楼B座116室技术上的支持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