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621公顷土地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25-04-21 18:57:33 来源: 市政环境
在当前全球面临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各地开始重视生态修复的发展。临沂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正在积极推动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这一举措不仅旨在恢复自然环境,也为提升当地美丽临沂的建设助力增添了新动力。
环境问题日渐严峻,特别是在矿山开采后常常留下了巨大的生态隐患和视觉污染。跟着社会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理解,慢慢的变多的地方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矿山生态修复不仅是保护生态的必要措施,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为了全方面推进美丽临沂的建设,临沂市人民政府于2月26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详细的介绍了《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临沂建设的实施建议》的相关情况。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充分把握了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对废弃矿山的修复进行了系统性规划。
该局编制了《临沂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构建了“四屏八脉一原多点”的生态保护修复格局,明确了年内一定得完成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这一战略性文档为临沂市的生态修复指明了方向,也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保证生态修复工作的高效推进,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印发了多项政策文件,如《关于做好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以及《临沂市历史遗留露天开采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管理规定(试行)》。这些规范性文件为修复工作提供了制度化依据,确保了工作的有序推进。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临沂市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特色的生态修复路径。在这一机制的推动下,生态修复工作不但可以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后续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
临沂市明确把自然恢复作为主要修复形式,人工修复为辅。对于一些必要的项目,采取符合环境保护的工程整治,以消除地质安全风险隐患,实现旁边的环境的协调一致。同时,为合乎条件的矿区办理建设用地手续,推进合理转型利用。
这些策略有效地解决了矿区地貌损坏和视觉污染的问题,增加了闲置土地的再利用潜力,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为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奠定了基础。
在“十四五”期间,临沂市已成功完成了621公顷的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在这一区域提高了新增耕地面积约150公顷,同时使新增林地和草地面积达到约300公顷。这一些数据不仅展示了临沂市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努力,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这一系列的生态修复行动下,临沂市成功申报实施了沂蒙山区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该项目覆盖4400平方公里,其成功经验和成效也获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媒体的报道,向全国展示了临沂市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积极成果。
长远看,临沂市将继续保持对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关注与投资。随着生态修复工作的不断深入,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地方会参与进来,实现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全方面提升。通过实施更加严格的生态保护的方法,整合资源,逐步建立健全长效的治理机制,临沂市显现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美好前景。
在即将到来的未来,临沂市的废弃矿山治理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不断探索创新、重视和完善生态修复机制,临沂在推动美丽城市建设上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