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政策新动向:生态环境部确保优质企业获益严控低效排污者
发布时间:2025-04-14 22:00:24 来源: 火狐官网网址
近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昊龙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七次会员大会上明确说,决不让环保投入高、环保水平好的企业吃亏,同时也不会让环保水平低、投入少的企业不受处罚。这一表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意在通过更为精细化的政策措施,确保大气污染治理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作为我国重要的环保管理部门,生态环境部此番表态凸显了其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决心。张昊龙指出,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不仅仅依靠严格的监管和政策,还一定要通过完善的长效机制推动各类企业在环保方面的积极投入。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在会上进一步阐述,自几年来,部门已运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法治手段以保障大气环境,同时还通过金融、价格、财税等多项政策激发大气污染治理的内生动力。国家在价格这一块已出台多项政策,包括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政策,并指导地方政府制定了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的差别化电价与水价。这些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在财税政策上,生态环境部也不遗余力中央与地方的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给予那些完成改造项目的企业政策支持,企业在完成改造后还能享受到环境税和购置税的减免。通过这套多维度的政策措施,不仅提高了环保企业的竞争力,也让众多公司实现了绿色转型与利润增长的同频共振。
以南京钢铁为例,这家企业近年来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绿色转型获得了国家和省级大气专项治理资金高达1亿元,这些资金用于企业环保设施的改造,使得其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年节省环境税约5000万元,差别电价减免可达1.2亿元。由此,该企业的产品结构得以优化,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使得2024年盈利水平在全国钢铁行业中名列前茅。
为了逐步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提升,生态环境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健全相关长效机制,并建立以环保绩效分级为导向的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体系。计划针对各行业制定基于绩效水平的污染治理可行技术目录,实现动态更新和迭代升级,以适应一直在变化的市场和政策需求。
李天威强调,未来对于环保水平低、投资少的企业将加强执法监管。对那些存在偷排、漏排或者其它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企业,生态环境部将依法依规进行严厉处罚,来提升企业的违法成本。同时,生态环境部力图拓展环保绩效的应用场景,形成有效的政策“组合拳”,通过扶优汰劣的方式,让那些环保投入高、绩效好的企业享受到更现实的政策红利。
在此背景下,生态环境部的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我国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通过推动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责任感与投入,将打开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通过绿色转型,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随着我们国家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逐步完善与实施,环保投入高的企业将可以更加好地享受政策红利,朝着高水平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