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05 10:34:06   来源:  工业环境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格外的重视和紧紧依靠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事业。2017年5月26日,习在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我国和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科学技术创新始终是农业发展的驱动力,农业强国必然也是科技强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

  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端稳端牢中国饭碗的根本出路。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历史经验教训告诫我们,“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如果不能保障粮食自主可控,国家发展就会受到阻滞,甚至受制于人。习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国14亿多人口规模的粮食消费需求,不能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满足,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随着居民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型升级,有限水土资源还要确保农业生产的数量足、质量好、生态绿、效益高和结构优。因此,必须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依靠科技创新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习格外的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要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相配套。当前,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等全球性问题对农业可持续性构成了严重威胁,而科技无疑是解决农业农村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的一把钥匙。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可以更精确地监测和管理农田,减少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智能灌溉系统可以优化水资源分配,提高灌溉效率,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挑战。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既是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需要做好科学测算,制定可行方案,采取有力措施。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推进绿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耕地科技创新攻关,先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等,全方位、多举措提升耕地地力。图为2024年10月24日,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高标准农田。 人民图片 王先国/摄

  铸就农业强国新伟业的强大引擎。习指出,“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回顾近现代农业史,历次农业科学技术革命均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农业跨越式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将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拉丁美洲的高产作物引种到亚欧大陆,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推动石油等化石能源用于制造化肥、农药和驱动农业机械,第三次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了小麦和水稻矮秆品种的广泛推广、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新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驱动,尽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全力发展一批战略性、颠覆性技术,全面提升农业体系化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农业强国建设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事业加速推进,取得历史性成就。在种子、耕地、农机装备、生物安全、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大突破大跨越,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2%,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12年的450公斤增加到2023年的493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育种技术迎头赶上,并在一些领域保持领先。习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一粒种子就是一个集增产、抗虫、抗病、农机、农艺等功能于一身的农业“芯片”。作为生物遗传信息载体的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基础,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与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种质资源优异基因被发掘出来并应用到育种过程中,种质资源成为各国竞相储备的战略性资源。截至2023年底,我国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总量近56万份,位居世界第二。在海南三亚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为我国水稻育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保持领先优势打下了资源基础。在袁隆平院士带领和科研大协作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创新性地实现了水稻育种“三系法”和“两系法”突破,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单产比常规稻分别提升20%和29%。2019年,我国科学家团队首次在杂交水稻中创建了无融合生殖体系,为大规模实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低成本杂交作物留种带来曙光。2023年,我国育成亩产超1200公斤的超级稻,再次刷新了杂交水稻单季亩产的世界纪录。

  种质资源是各国竞相储备的战略性资源。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事关国家安全。截至2023年底,我国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总量近56万份,位居世界第二。图为2024年11月27日拍摄的国家作物种质库内景。 中国农业科学院供图

  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相得益彰,综合地力稳步提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耕地科技创新攻关,确保综合地力实现稳步提升。先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等,全方位、多举措提升耕地地力。截至2022年,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保障了全国约八成的粮食产能,亩均粮食产能提高10%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有效带动了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增强了农田“旱涝保收”能力。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大幅提升,农业综合作业效率大幅提高。习强调,要“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快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配套推广先进适用科技和高端农机装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大型大马力农机装备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2023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1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4%。300马力级无级变速拖拉机、580马力青饲料收获机、大方草捆打捆机的成功研制,解决了我国大型智能农机依赖进口的问题,打破了国外高端农机装备长期技术垄断。农机装备通过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无人驾驶作业和田间精准化管理,综合作业效率大幅提高。

  生物安全治理不断加强,为农业持续获得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加强生物安全治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国成功研制了以高分辨昆虫雷达为核心技术的草地贪夜蛾迁飞监测网络,能够实时精准识别从东南亚国家入境种群并及时预警防治,通过“御敌于千里之外”,把草地贪夜蛾发生区控制在长江流域以南,保障了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和北方春玉米两大主产区生产安全,为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率先研发出高效H5/H7二价禽流感灭活疫苗,累计推广应用超过3000亿剂次,阻断了H7N9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同时从源头上阻断了对人类的感染威胁,有效阻挡了肆虐全球的H5N1和H5N8禽流感病毒对我国家禽和人类的危害,相关疫苗出口埃及、越南、印尼和伊朗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病兽防”体系引领全球。

  生态低碳农业发展加速,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必须坚持绿色农业底色、生态农业底盘,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态低碳技术供给能力增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效明显。比如,为寻找“既能少用药,又能防害虫”的绿色防控之路,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应用豇豆“防虫网+”集成技术,让海南豇豆住进“纱帐”,集成物理阻隔、色板诱杀、生物防控以及高效低毒农药应用等技术,化学农药用量比露天种植豇豆降低30%以上,主要害虫减少70%,产量增加20%,在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提高的情况下合格率接近100%,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飞防作业采用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扫描作物叶片,测算植株数量、密度、高度、生长情况等信息,并在分析比对后将药剂精准喷洒至植株叶片上,实现最小化用药,比传统施药方式的作业效率提升60倍以上。

  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步伐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通过科技创新激活各类资源要素,致力于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推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比如,利用西北地区充足的光热资源优势和广阔的戈壁沙漠,科学发展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蔬菜产业,研发推广可在沙漠中快捷安装、抗风抗压的轻简化装配式温室,采用太阳能主动截获与蓄能调温技术,白天蓄积热能夜晚释放,提高夜晚室温4.0℃5.0℃,节能率达63.0%73.5%,采用温室水汽冷凝回收再利用技术,每公斤番茄用水仅20升,比大田生产番茄用水量减少了一半多。如今西北地区拱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比比皆是,促进了蔬菜等农产品全年均衡供应,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戈壁沙漠里的“新绿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大型大马力农机装备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图为2024年10月28日,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卧龙岗村,无人驾驶的智慧农机在田间作业。该农机具备数据采集、实时追踪、轨迹查询等功能,配备相关农具可进行耕、耙、播、收等智能化作业。 人民图片 曹忠宏/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在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农作物强杂交优势利用与新品种培育、绿色超级稻培育、动物重大疫病流行机制研究与疫苗研制等领域处于全球领跑或并跑位置。目前,新一轮生物科技、信息科技革命正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相互渗透,在农业领域加速应用扩散,正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深刻影响和改变未来世界农业发展格局。把握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形势,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依然存在薄弱环节,还需进一步加大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力度,不断优化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和要素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政策落实落细。

  习强调,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推出一系列激发科学技术创新活力的重大举措。踏上新征程,面对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趋势,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弱项,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学技术和改革双轮驱动,优化学科、人才、平台、资金配置,努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保障。

  加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学科建设,深度对接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需求。面向世界农业学科发展前沿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适应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前沿技术快速发展,必须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涉农学科设置调整机制,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强化基础研究、交叉前沿、重点领域学科建设,在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增设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紧缺专业,布局建设一批服务绿色低碳、多功能农业、生态修复、森林康养、湿地保护、人居环境治理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新兴涉农专业。

  完善农业科技人才的引导和培育,确保科学技术创新第一资源供给充足。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学技术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2022年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从业人员达8.77万人,各层级科技推广从业人员达到了48.98万人。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稳定队伍、优化结构,健全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体系。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科研杰出人才培养,实施农业农村领域“引才计划”,特别是引进一批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杰出人才,加快培育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科技人才与农业农村科技需求精准对接、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激发人才要素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活力。提升“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及高素质农民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和推广中的作用,重视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培养,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培育生力军。

  加强农业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加快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要依托科技平台持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进央地协同,解决“上下一般粗、左右皆兄弟”的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着力突破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卡点堵点。加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纵向上明确中央、省级和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的核心使命,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形成有机联动、相互补充的统一体,横向上明确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主责主业,明晰各类创新主体职责定位,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整体效能。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整合现有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平台,贯穿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等环节,建立全要素、高效率、全覆盖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平台体系,为实现高水平农业农村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基础条件保障。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磅礴创新动力。农业科研具有长期性、基础性、公益性等特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系统不同程度存在科技成果评价急功近利等问题,一些基础性、长周期的战略性科技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必须加强党对农业科学技术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把科技界有效组织起来,全局性地部署开展农业科研工作。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有效破解“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评价机制问题,激发广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和潜力。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严肃整治学术不端行为,引导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传承袁隆平等老一辈农业科学家的优良传统,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切实把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