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五大行动”
发布时间:2025-02-18 20:43:21 来源: 最新资讯
近年来,延安市黄龙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突出产业培育、农村改厕、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整治重点,一体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积极进展。47个行政村率先在全省实现“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全覆盖,6个村庄入选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展示活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近日,黄龙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方冲伟(中)黄龙县白马滩镇神玉村党支部书记薛增文(右)做客《“千万工程”在陕西》,介绍了当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的工作情况。左一为主持人俊芳,以下为节目内容节选。
按照“首年集中力量建基础、次年乡风文明再提升、三年乡村振兴成示范”的思路,黄龙县大力实施“村村和美、多村示范”工程,压茬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村推进、建改结合”的思路,坚持“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四统一”工作模式,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做到了一村一策、一宅一厕,精准确认、精准实施。
在全省率先创新设立镇村全覆盖的“垃圾兑换银行”,通过“捡垃圾--攒积分--兑奖品”的形式,有效促进农村垃圾治理由“行政推动”向“全民参与”转变,环卫意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维护”转变。科学布局县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严格落实乡村保洁员制度,强化村庄内日常保洁,通过增设公益性岗位,加强保洁人员的配备,确保垃圾及时转运,实现无害化处理。
集中开展“八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按照“主要领导督查、包片领导负责、镇村干部联网、党员先锋带头、群众共同参与”的方式,以村为单位,干部群众齐上阵,全民参与搞清洁,彻底整治农村环境。
稳步推进污水治理。按照刚性治标、系统治本思路,大力推进污水处理站建设,编制印发了《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五年专项规划》《农村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严格遵循“宜站则站,宜罐则罐”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布点,13处乡镇污水处理站、3处污水收集灌全部建成投用。
强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生产和生态兼顾的原则,出台了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奖补办法。按照“户收集、村转运、乡(镇)处理、企业回收”的方式,对全县7个站点回收的废弃果园反光膜、农膜进行以量定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白色污染。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禁养区养殖场搬迁相结合,对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装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推行“种—沼—畜”模式,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截至目前,全县农村里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污水治理率、秸秆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98%、62%、92%、91.5%。
近年来,通过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黄龙县各个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马滩镇神玉村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依托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农耕文化,以“农耕研学、田园康养、休闲露营”为定位,全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通过“支部引导、公司运营、群众参与”的方式,神玉村先后建成了白马云栖田园民宿、神玉书局、农事体验基地等旅游康养研学项目,共带动105户群众腾出闲置房屋发展民宿,户均增收突破3.5万元,同步发展农家乐,户均增收30万元以上。真正将村集体和群众镶嵌到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链条上。2023年,神玉村和袁家村一同入选了《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2024年,神玉村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2024年全国秋季“村晚”晚会现场。下图为美丽宜居的神玉村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