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5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重点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8-22 11:52:16   来源:  火狐官网网址

  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信局、交通局、商务局,各工业园区管理机构:

  现将《关于加强重点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园区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为贯彻落实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努力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聚焦汾河谷地,以煤化工类工业园区为重点,全面加强重点工业园区(具体名单见附件)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立足当前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着眼长远开展绿色低碳循环改造,持续提升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水平,现提出以下措施。省内其他工业园区参照执行。

  1.排查整治低效治理设施。开展涉气低效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对园区内涉气企业脱硫、脱硝、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治污设施工艺类型、解决能力、建设运行、达标排放等情况开展排查。2023年10月底前,重点工业园区建立低效治理设施清单台账,对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实施集中整治,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升级改造、整合退出等方式分类处置,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各市有关部门或各园区管理机构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有关部门或各园区管理机构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2.严格控制无组织排放。全面加强公司制作工艺过程及相关物料储存、输送等无组织排放管控,生产的基本工艺产尘点采取密闭、封闭或设置集气罩并配备除尘设施;各类物料密闭、封闭储存,严禁露天堆存;料场或厂区出入口设置车轮和车身清洗设施;物料输送采用密闭、封闭方式输送,输送过程中产尘点采取比较有效除尘抑尘措施;厂区道路和土地均应硬化或绿化,定期清理厂房外立面及顶棚,并保持清洁;全面加强含VOCs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敞开液面以及工艺过程等环节无组织排放管控。2023年10月底前,重点工业园区建立无组织排放管控清单,对无组织排放未达管控要求的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2023年底前完成整改。(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3.开展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园区管理机构是道路扬尘综合整治的责任主体,要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分工,督促责任落实,定期开展考核,有效提升园区道路扬尘综合管控水平。压实企业责任,督促企业落实车辆苫盖、清洗、厂区及周边道路清扫保洁、养护等制度。压实部门职责,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园区公共道路硬化、保洁、养护,及时对道路两侧的砂堆、渣堆、煤堆、土堆、垃圾堆等“五堆”进行排查清理。严格监督管理,部门联动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企业的执法检查,严查运输车辆未有效封闭、沿途抛撒、随意倾倒等行为。开展园区道路积尘负荷考核,2023年10月起,重点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对辖区道路开展道路积尘负荷考核排名,省级每月抽查重点工业园区道路积尘负荷情况并通报排名。(省交通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实施污染深度治理。探索建立“绿岛”模式,推进工业园区污染物治理集中治理,因地制宜建设园区集中供热供气中心、集中喷涂中心、有机溶剂回收中心、活性炭再生中心。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等级评价“创A升B”行动,2024年10月底前,重点工业园区重点行业企业力争全部达到B级及以上或引领性环保绩效等级,按照绩效分级指标要求严格监管,实施企业环保绩效评级“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5.加强能源梯级利用。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充分的利用工业余热、电厂热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天然气、煤层气、脱硫后焦炉煤气等清洁低碳能源替代燃煤设施,2024年10月底前,基本替代燃煤锅炉供热供气,确因生产需要保留的燃煤锅炉应稳定达到超低排放要求;淘汰燃料类独立分散式煤气发生炉,闻喜县针对金属镁行业制定煤气发生炉淘汰计划;煤制氮肥行业淘汰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发生炉,开展新型煤气化工艺改造;完成耐火材料、陶瓷(除水煤浆炉)、锻造和压延、岩矿棉、铸造(除长炉龄大吨位冲天炉)、炭黑、炭素、氧化铝(除熟料烧成窑)、平板玻璃、玻璃制品等行业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增强污水集中处理效能。快速推进园区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工业废水、生活垃圾污水应收尽收,稳定达标排放,2023年底前,文水、灵石、襄汾、稷山等4个开发区建成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交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中水回用工程;2024年底前,平遥、洪洞、河津等3个开发区依据工业废水污染特征,选择适宜技术工艺,建成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水质在线监控设施,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严格落实工业公司初期雨水收集处理不外排。大力推动废水循环利用,提高中水利用率,减少新鲜水取用,从源头降低污染物排放。(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7.建设“无废工业园区”。鼓励园区企业内、企业间和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实现固态废料循环利用,力争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鼓励园区根据危险废弃物产生及处置需求,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力争实现主要危险废物不出区。(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8.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力打造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在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5市重点工业园区中各选择1—2个开发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对照《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加强和规范园区建设和管理,推动实行生态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大力发展绿色运输。快速推进“公转铁”项目建设,建设园区铁路集运站或物流基地,并完善园区铁路专用线网络,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工矿企业,建设入厂铁路专用线或“铁路集运站+封闭式皮带管廊入厂”实现清洁运输;别的企业采用大宗货物“铁路集运站+公路短驳”等低碳清洁联运组织模式,公路运输部分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严禁已淘汰车辆进入园区或工矿企业内部使用。在清徐、交城、孝义、介休等开发区推进“集装箱+新能源重卡”试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发展,园区内新增或更新的作业车辆和机械应使用新能源。(省交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提升监测监控能力。加强大气环境监视测定能力建设,2023年底前,重点工业园区全面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并联网运行,同步布设降尘监测设施,监测数据实现省、市共享。加快推进水环境监视测定能力建设,重点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建设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对水质异常及时响应,精准溯源。加强远程监管能力建设,充分的利用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环保设施用电监控、无人机、走航车、激光雷达以及卫星遥感等科学技术手段实施远程监管,2023年10月底前,重点工业园区内重点排污单位依法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施并规范运行,在交城经济开发区试点建设无人机自动巡航机站。(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各市生态环境、发改、工信、交通、商务等部门以及各园区管理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2023年10月底前,各市结合实际,制定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细化措施,并将其他工业园区纳入其中。省生态环境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开展考核评价,组织交叉执法检查,适时开展专项督察,推动措施落地见效。

  本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并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及生态环境政策及时进行修订。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重点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晋环规〔2023〕3号).pdf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重点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若干措施》的通知.pdf